一、佛家关于静心的句子
1、这首诗很通俗,但僧人用其来表达禅意,显示了一种“身心寂灭”的境界,即春晓是不知不觉地到来的,鸟声在不知不觉中传入,风向外的着意努力,而是在于顺其自然,回归自己的本心。或雨、落花也是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的。参禅的最佳境界不是靠许孟浩然之意不在谈禅,但却达到了禅的空灵境界。
2、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
3、办完事情,一切复以平静,内心一尘不染,思惟一丝不挂。
4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染尘埃
5、月影松涛含道趣,花香鸟语透禅机。
6、天清江月白,心静海鸥知——《赠汉阳辅录事其一》【唐】李白 意思:天色清明的时候,江上明月就很会亮;人的心态平和淡定的时候,海鸥也会感知的。 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因果,都有条件,还说人的内心活动会折射到外在物质世界。
7、佛教很多经典来路不明,由于年代久远,难以考证,善于穿凿附会的佛弟子,开始大量编造各种神奇故事,欺骗初机学人,令人信以为真,不敢生疑。比如《楞严经》明显是部伪经,既没有《楞严经》梵文原本,又从未被列入正式译经目录,为了取信于人,明清之际开始出现般剌密帝将经卷藏在手臂中,带来中国的传说,实在是荒唐。
8、临终之际,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,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。
9、二、人要心静,言多必失。
10、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。
11、病来闲卧久,因见静时心。——唐代元稹《春病》译文:长时间卧病再创,只能静下心来思考一切事情。
12、心静,并不是一切都不去想。每天要吃饭穿衣,行走坐卧,上殿出坡,接人待物,哪样不要尽力极善去做好?只是要一个平常心、平等心去对待。
13、现在的佛教早已不是原始佛教,被婆罗门教全面取代,婆罗门教远比佛教历史悠久,在中国先秦时期,就有婆罗门僧进入中国,到了汉唐时期,大量婆罗门僧涌入中国。《楞严经》就是婆罗门高僧在中国唐朝时期所编写的婆罗门经典,再伪托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经。为了取信世人,编造龙胜菩萨在龙宫读到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,默记下来,回到人间宣说,并记录下来。
14、心静了,无忧无虑,无拘无束,一切随意。
15、生活的好与坏;人生的幸与不幸;环境的好与劣,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心态。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,你的生活才美好。
16、心如止水【解释】:形容心境平静,毫无杂念。【出自】:唐·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浩浩世途,是非同轨;齿牙相轧,波澜四起。公独何人,心如止水;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【译文】:浩浩世途,这不是同轨;牙齿互相倾轧,波澜四起。你是怎样的人,心如水;风吹雨打天地昏,雄鸡啼叫声不停。
17、心静如水、无怨无争,安然一份简单生活,如此足矣。
18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19、石室人心静,冰潭月影残。——《寄白阁默公》【唐】贾岛 意思:在石屋里边带着,人的心很容易安静,结冰的水潭里边,月亮的倒影都残缺了。就是形容心静,形容景色安静。
20、静,是一种境界,更是一种福气,心有多静,福有多深。
二、佛家静心的句子有哪些
1、意思是指聚精会神的,凝聚心神静静的在那里考虑问题。
2、不要做事优柔寡断,要睿智机敏,不可迂腐不化。
3、心静,是在世事喧嚣中,能够压下心头的躁动。
4、遇人说话,遇事办事,一切顺其自然。过后不再纠结,一切随风飘散,成为过眼云烟。
5、善恶到头终有报,高飞远走也难逃。
6、金刚经虽然经典,应该在修行有一定境界时再去读。
7、修心当以净心为要,修道当以无我为基。过去事,过去心,不可记得;现在事,现在心,随缘即可;未来事,未来心,何必劳心。
8、愿心静如水,不受任何外物的阻碍。或者是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,都会迂回前进,直奔心灵的目的地。反思自己,该明智的对待任何事情,用心思索。
9、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明亮的镜子本来就很干净,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
10、说到佛经中的“经典”,相信很多人都能张口而出,比如《心经》,比如《地藏经》,比如《楞严经》,太多太多了。佛经浩瀚,很少佛教徒能把佛经全部读完,能读懂的更是少之又少。其实现存佛经有很多是后人杜撰的,由于这些人不通佛理,乱编一通,造成前后矛盾,把人读得晕头转向。佛教法师只好采取欧阳竟无的研经方法「佛学是结论后的研究,不是研究后的结论」,天马行空自行发挥,最后引经不引文,注明根据某一本经典。
11、你永远无法评判一个人,因为你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。
12、齿因吟后冷,心向静中圆。——唐代李洞《送远上人》译文:牙齿因为吟诗后发冷,心则需要静下来才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。
13、心若静时,自然能够看透参透,体悟生活的真谛。
14、不是世界选择了你,是你选择了世界。既然没有净土,不如静心,既然没有如意,不如释然。
15、:“一切恐惧皆是虚幻,一切欢乐皆是过眼云烟,一切都是空,唯有宁静才是真实。只有宁静,才能临入清净,才能进入空无,才能抵达自在。”
16、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,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
17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
18、心静如水,烦恼才会少;随遇而安,纠葛才会浅。
19、春之恬静,心闲似迎春处处开;夏之火热,心清淡定如青莲;秋之静美,心性淡然如秋菊;冬之沉韵,心静如梅凛雪。四季有花,花花有香,或淡或浓,绽放心一隅。
20、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,哪里会有什么尘埃?
三、佛学中静心的句子
1、今日今时,无钟无声更无人。
2、离心者,非是远离于心,但使不着心相。
3、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
4、心无挂碍【解释】:挂碍:牵挂。原为佛教用语,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。【出自】:唐·玄奘《般若波罗多心经》:“心无挂碍:无挂碍,故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”【译文】:心无牵挂障碍:没有挂障碍,所以无有恐怖,远离颠倒梦想。
5、那日那时,邂逅寺院暮时缈缈钟声,让人心静。
6、自美三寸舌头,一日改头换面,辗转吞食,那时痛苦恨悔,无人能释。
7、一念起万水千山,一念灭沧海桑田一念起万水千山,一念灭沧海桑田。
8、因为担心吵醒父亲,小女孩悄悄地走出了房间。
9、心静是一种境界,不动于心,不困与情,才能活得舒心。
10、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
11、何期自性,本自清净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
12、一、佛说:物随心转,境由心造,烦恼皆由心生。
13、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,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。
14、再来说说《心经》,《心经》虽然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,但却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《心经》的意涵。《心经》的主旨在阐述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,包括蕴处界以及诸法等。《心经》认为真心如来藏是“不生不灭。不垢不净,不增不减。”难道宇宙还没形成以前,真心如来藏就遍布所有空间吗?这实在很荒唐,跟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。
15、佛教语。犹禅定。谓坐禅时住心于一境,冥想妙理。
16、往后余生,心静如水,自在随缘。
17、平心静气、心平气和、心如止水、心无挂碍、心如古井等。
18、三、心若计较,处处都有怨言;心若放宽,时时都是春天。
19、涤除一切杂念。
20、心静就是遇到小事不草率,面对大事不慌张的沉稳。
四、静心的佛语句子
1、平心静气【解释】:心情平和,态度冷静。【出自】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四回:“且平心静气,暗暗访察,才能得这个实在;纵然访不着,外人也不能知道。”【译文】:而且平心静气,暗暗察访,才能得到这个事实在;即使这样找不着,外面的人也不知道。
2、心如古井【解释】:古井:年代久远的枯井。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。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。【出自】:唐·孟郊《烈女操》诗:“波澜誓不起,妾心古井水。”【译文】: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,就像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
3、梵铃声声,清脆在晚风中,似是佛语,踏入寺庙的那一瞬间,好像在尘世的纷杂中寻得一丝超脱。
4、心无物欲,即是秋空霁海;坐有琴书,便成石室丹丘。
5、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6、心静即声淡,其间无古今。——《船夜援琴》【唐】白居易 意思:心中平静琴声自然淡雅,我们听起来就不分古代现代了,强调自然淡雅是弹琴的最高境界。
7、一心有滞,诸法不同。
8、入深秋,未相拥,明月天涯故人游。我说为什么到普陀山这么自在,烦恼在普陀貌似也没有生存之地,原来是那钟声,听师傅一番话,恍然大悟,原来如此。
9、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一遍遍问自己怎样的生活才是理想中的生活,然后陷入长长的深思。只是沉默再沉默,就好像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也许热闹都是别人的。
10、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。
11、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——唐代惠能《菩提偈》译文:菩提只是向着内心寻找,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?
12、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,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;如果人生是波澜壮阔的大海,那么,挫折则是其中一块不可缺少的暗礁;如果人生是白云缭绕的天空,那么,失意则是其中一片不可缺少的乌云。
13、断除烦恼重增病,趋向真如亦是邪。随分世缘无挂碍,涅盘生死等空华。
14、人心本无染,心静自然清。
15、秋水清无底,萧然静客心。——唐代杜甫《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》译文:秋水清澈见底,游客的心也都静了下来。
16、放下杂念,让心归静。
17、心平气和【解释】: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【出自】:宋·苏轼《菜羹赋》:“先生心平而气和,故虽老而体胖。”【译文】:先生心平而气和,所以虽然年老而体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