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吹毛求疵什么意思?
1、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,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
2、在日常使用中,“疵”也常做名词,表示灾祸,如疵疠、疵疫。
3、求:寻找;疵:小毛病。把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疤痕。
4、【示例】:若~,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?◎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一
5、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6、这里讲得有些吹毛求疵,但大家一定要有这个意识。
7、这是间无尘室,所以对任何进出人员的清洁检查,不得不吹毛求疵。
8、念:记在心上。不计较过去的怨仇。
9、也可以是一种客观介绍,他是一个细心人。说一个人细心,表达的是善意或是对人的不涉及人品的描述。吹毛求疵,原意是,吹开皮上的毛找里面的疵点,绝大多数情况下,用以形容一些人苛刻,故意找毛病,鸡蛋里面挑骨头。
10、求、责:要求;全、备:完备,完美。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,毫无缺点。
11、表明他的这种苛求,并非出于善意,而是出于某种用心,不是因为细心,而是要故意挑刺。
12、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,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。三、吹毛求疵的语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,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扩展资料一、吹毛求疵近义词:无中生有无中生有【解释】:道家认为,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把没有的说成有。比喻毫无事实,凭空捏造。【出自】:春秋老子《老子》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
13、比喻事情易为,不费大力气。
14、吹毛求疵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15、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16、评价一个同学,应该一分为二,不能只是吹毛求疵,把人说得一无是处。
17、在现代社会中,吹毛求疵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挑剔、吹毛求疵的人,他们往往会过分注重细节,对别人的工作或行为提出过多的批评和挑剔,而忽略了整体的大局和实际效果。
18、这个成语的出处是《韩非子·大体》中的一句话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意思是说,如果不仔细地寻找细微的瑕疵,就很难发现问题的本质。
19、【示例】:秦牧《愤怒的海》:“吕保均一来是遇到这个通情达理的读书人朋友。”
20、【出自】:春秋老子《老子》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”
二、吹毛求疵什么意思释义
1、找别人的毛病,对别人非常的苛刻,只要有一点点错误就苛责别人。和吹毛求疵是同义转化。挑毛求疵是初中同学必须要掌握的高级词汇,要准备把握它的含义。
2、从:追随,引伸为学习。指选择好的学,按照好的做。
3、如说,他工作细心,不容易出差错,他细心地照料了病人,真不错。
4、比喻刻意挑毛病、找差错。
5、夫妻相处得相互包容,若总是彼此吹毛求疵,必难融洽。
6、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7、一、基础释义
8、战国韩非子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或小疵;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9、吹毛求疵的意思
10、【近义词】知情达理、合情合理、名花解语、善解人意、申明通义
11、吹毛求疵指吹开皮上的毛,寻找里面的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也指细致到繁琐,挑剔的地步。希望对你有帮助!
12、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,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。
13、【反义词】蛮不讲理、洗垢求瘢、强词夺理、不省人事、吹毛求疵、不近人情、蛮横无理、不明事理、不可理喻、悖理违情、胡搅蛮缠
14、二、详细释义
15、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指故意挑剔,贬义。
16、【语法】: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,用于指故意挑剔为难人
17、一、吹毛求疵的拼音
18、二、吹毛求疵的出处
19、犹言吹毛求疵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20、【用法】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指故意挑剔
三、吹毛求疵什么意思?拼音
1、三、吹毛求疵的语法
2、【解释】: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3、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4、隐:隐匿;扬:宣扬。不谈人的坏处,光宣扬人的
5、【反义词】:宽大为怀、宽宏大量、通情达理
6、形容刀剑锋利﹐吹毛可断。
7、有的人喜欢吹毛求疵,抓住工作中的一点缺点就大做文章。
8、【歇后语】:头发里找粉刺;地毯上找针
9、吹毛求疵的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10、【出自】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11、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。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,混为一谈。
12、【近义词】捕风捉影、信口雌黄、无事生非、惹是生非、空穴来风、吹毛求疵、无兄盗嫂、三告投杼、三人成虎、造谣生事、胡言乱语、向壁虚造、三人市虎
13、求:找寻;疵:毛病
14、◎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卷一
15、特殊情况下,也可以不是出于恶意,而是强调对某项重要工作要有一种严苛的工作态度。
16、吹毛求疵的意思是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,也可以指指摘细小的毛病。
17、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或小疵;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18、【灯谜】:头发里找粉刺
19、成语出处,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或小疵;不洗垢而察难知。”
20、细心与吹毛求疵说的是两种不同的状态,其区别是:细心,是说一个人用心细致或是一个人细致。可以是一种赞扬,也可以是无褒贬的描述。
四、吹毛求疵什么意思的意思
1、是指吹开皮上的毛寻找毛病;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连动式结构,含贬义;在句中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。
2、吹毛求疵:指吹开皮上的毛,寻找里面的毛病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也指细致到繁琐,挑剔的地步。
3、【解释】:道家认为,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把没有的说成有。比喻毫无事实,凭空捏造。
4、【举例造句】:若吹毛求疵,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?清·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
5、犹言吹毛求疵。
6、《韩非子·大体》
7、道家认为,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。把没有的说成有。比喻毫无事实,凭空捏造。
8、如说,他是一个吹毛求疵,故意挑刺,以此显示自己高明的人,特别是有领导在时,会特别来劲。
9、这是借用重话,对自己的工作提要求,在特定的语境中,是用心良苦,而非恶意。容易混淆的是,一件事或工作的瑕疵或毛病,可能因细心被发现,也可能被吹毛求疵发现,吹毛求疵中也会有细心,细心和结果是一样的,但出发点却是不同的。
10、如在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时,管理者在工作安排时说,查找问题,哪怕吹毛求疵也行,以确保不出一点差错。
11、【示例】:若~,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?
12、出处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常作贬义。
13、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。
14、把皮上的毛吹开,寻找疵点。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。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。”
15、吹毛求疵是一个成语,形容对细节、小事或微小之处过分苛求,过分挑剔,甚至吹毛求疵到了不合理的地步。
16、【反义词】确凿无疑、铁证如山、事出有因、有案可稽
17、意思:求:寻找;疵:小毛病。把皮上的毛吹开去寻找疤痕。比喻刻意挑毛病、找差错。
18、释义:天下万物的存在是有名有形的,但有名有形的万物必定要以无名无形的"道"作为根源。
19、【语法】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褒义
20、见吹毛求疵。。
五、吹毛求疵什么意思?退避三舍
1、【解释】:指说话、做事很讲道理。
2、出处:先秦·韩非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3、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4、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5、指说话、做事很讲道理。
6、垢:污垢;瘢:瘢痕。洗掉污垢来寻找瘢痕。比喻想尽办法挑剔别人的缺点。
7、她连一点芝麻小事都要挑剔,未免太~了。
8、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错误。
9、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,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。
10、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。
11、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
12、【出处】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13、故意挑剔毛病,寻找差错。
14、“疵”,普通话读音为cī,最早见于秦朝小篆时代,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。“疵”的基本含义为毛病,如疵吝、疵病;引申含义为缺点或过失,如疵瑕、疵咎。